·

愚者趋乐,智者避苦——叔本华的《人生智慧箴言》

Published at 2024-10-19 11:33:15Viewed 29 times
Professional article
Please reprint with source link

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是19世纪的德国哲学家,他的个人哲学思想融合了东方佛教和欧洲哲学,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哲学主要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中表达,这本书于叔本华年轻时出版,但当时的读者反应相当冷淡;直到晚年,叔本华写了《附录与补遗》作为《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补充和说明。由于内容更加精简浅近,很快的引起热烈回响,也令他的主要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重新受到世人重视。

叔本华谈论的人生智慧,是探讨如何尽量幸福快乐地生活的一门艺术。虽然在他的主要著作中,他大致认为在我们的世界,人类期望追求稳固持久的快乐,是一种妄想。这是因为人本质上是受意志不断的驱使,而意志始终处于一种欲求不满的状态,所以使得人总是在渴求和无聊之间摆荡,难以得到安宁。

人生的幸福有两个敌人,一是痛苦,二是无聊。……我们在何种程度上成功地远离了一个敌人,就在同样程度上接近了另一个,反之亦然。所以,人生其实就是在痛苦与无聊之间像钟摆一样摆动。

不过在《人生智慧箴言》里,他还是试图思考:若要尽量幸福快乐生活,该怎么做最靠谱?叔本华的分析,从跟人有关的三个层次开始。

人之所是、人之所有、人之形象

一个人的内在属性,决定了他对外在世界的理解和感受。叔本华的 「人之所是」 就是指那些与人密切相关、难以分割的属性,如心灵、理智、身体、品格。

同一个事件,在聪明智慧的头脑中妙趣横生,在平凡庸碌的脑袋里平淡无奇。对快乐的人看什么都快乐,难过的人看什么都难过。这种人格可能是与生俱来,但或多或少受一些后天条件如教育、环境等影响。

贫穷的人与生计搏斗,平安富贵但内心空虚的人,则必须与无聊搏斗,进行一些在叔本华看来庸俗的刺激或娱乐。而世界富足的人,能自得其乐,不需太倚赖外在刺激。叔本华认为这有好处,因为人难以掌握外在之物,而且这些刺激的效果,最终还是取决于内在精神的领受。在叔本华看来,对于有一定物质条件基础的人来说,若以幸福为目标,富足内在世界比积累外在物质条件更重要。

而一个人也无法摆脱他的身体,并总是直接受其身体的感知影响。因此健康状态也是一个人幸福与否的最相关属性之一,俗话说,健康的乞丐胜过生病的国王。叔本华强调,为了求名声、财富、博学,或是种种短暂的欲望等,而去牺牲健康,都是最愚蠢的行为。

总的来说,身心的健康是幸福最重要的基石,只要身心健康,快乐就无需强求;相反的,当身体或心灵不健康,痛苦就难以避免。

「人之所有」 主要指的是财富,广义来说,就是可以满足一个人的需求的外在事物。

按照叔本华的说法,人的物质需求可以区分为几个层次:

1. 基本需求:维生所需的基本条件。

2. 非必要但人们所欲的需求:就是有了比较开心,但没有也不会死。

3. 奢侈豪华的需求:这类需求没有止境,也难以常保满足,因为再奢华的生活一旦习惯之后,也如家常便饭。

结论是,赚取适当足够的财富,让自己能够免于贫穷的窘境。但不要为了追求过多的财富而牺牲太多时间或影响生活,甚至是让过量的财富造成负担,因为财富的主要目的应该是让人能有更多的闲暇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人之形象」 指的是名声,也就是个人在他人心目中的样貌。叔本华认为人容易高估名声的重要性,这可能成为一种人性弱点,让人付出不理性或不成比例的代价。

以下几个理由,或许可以让我们更不在意名声一点:

1. 别人觉得我是怎样的人,跟我实际上是怎样的人,是两回事。当然,他人的看法可能有参考价值,但到头来,他人的贬低,其实于己无损(当然,名声败坏所导致的间接损失又另当别论),而他人的过度赞赏,满足的只是虚荣。

2. 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就跟外在事物一样,操之在他人,自己难以掌握,既然如此,为此费心也是徒劳。

3. 有时卓越的功勋,反而难被外人所认识,刻意追求名声,反成了舍本逐末,因此,与其追求名声,不如致力于成为配享名声之人。

人生的忠告

基于前述,叔本华的人生哲学从他对人的三个面向剖析开始,除了表达对人生的看法,也接续提出一些关于人生的忠告和格言,不过碍于篇幅,本节只能介绍他在这方面的主要想法。

明智的人追求的不是享受,而是无痛苦。人的本性是趋乐避苦,但叔本华认为这两者并不对等。原则上,比起追求快乐,我们应该花更多心思应付痛苦:

快乐扮演的是一种消极的角色,也就是它是在痛苦缺席的时候所产生的状态;然而痛苦扮演的是积极的角色,当痛苦现身,快乐就消失无踪。因此,哪怕只有一种痛苦浮现,就算有许多快乐的理由存在,人也感受不到快乐,因为人总是专注在带来痛苦的那件事情上。

欲望无穷。一个欲望满足了还有另一个,人总是希望好还要更好,在残酷且现实的世界中,期待往往只能换得失望。跟快乐相比,痛苦具体而真实,数不胜数,能避开人生中的种种苦难已是大幸。许多看似无比幸福美好的事物,其实只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中;而令人痛苦的事情,随处可见,彷彿每周一都会定期上演。

痛苦更持久。承上述,在意志的驱使下,人很难长久满足于一项带来快乐的事情,一段时间后就会感到「无聊」,并且要求更多或更好。而有一些痛苦即便时间也难以抹灭或习惯它,例如贫穷、孤独、丧亲等等。

总而言之,叔本华认为人生更值得追求的是远离痛苦,而非寻欢作乐。如果为了追求某种快乐而自寻痛苦,那就如同为了追求海市蜃楼而前往沙漠,是最不智的行为。而世界上有不少富丽堂皇、外表光鲜的场合或形象,以虚伪的方式诱惑人们,让人产生那里有长久而美好的快乐的错觉。

快乐虚幻无常,痛苦真实持久,叔本华的哲学思想,相较之下显得较为悲观,因此也有人称其为悲观哲学。然而,仅仅「悲观」二字实在无法代表叔本华对于人生的深刻洞察。很明显叔本华的哲学受到了佛教思想的影响,无论如何,人总是追求满足而又总是难以满足。

这两者之间的怪异,成为哲学幸福论上常存的一项课题,历来哲学家们也有各自提出的答案。本书的译者李连江先生认为,叔本华的哲学更适合阅历丰富的中年人而非年轻人,大概因为年轻人对人生充满想象,而年长者对人生则有更多体悟。

但我们也可以用更正面的态度来看待叔本华的结论,也就是快乐就是痛苦的缺乏,只要避开痛苦,就可以快乐。另一方面,如果将快乐视为一个外在的具体目标去追求,反而很难寻得快乐,这也呼应了不少人在追寻快乐方面的看法——越刻意追求越得不到。

叔本华的遗言是:「希望爱好他哲学的人,能不偏不倚地,独立自主地理解他的哲学。」认同叔本华思想的人或许不多,然而受他哲学影响的人也确实不少。有兴趣的人若能自行阅读叔本华的著作,相信会有自己的收获。

--------------------------------

转载自百家号独视角

0 人喜欢

Comments

There is no comment, let's add the first one.

弦圈热门内容

Get connected with us on social networks! Twitter

©2024 Guangzhou Sinephony Technology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