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球有没有被精心设计过?1万年前的壁画,可能给出了答案

Published at 2024-08-14 19:29:37Viewed 134 times
Common article
Please reprint with source link

1

科学家们测算出地球的年龄是45.5亿岁,大约是38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生命,人类最早是在距今300万年前出现在地球上。

但是地球是怎么出现的,是自然生成,还是被神创造的呢?

耶稣说:“当然是我创造的了。”

盘古却说:“你那是创造的人类,明明是我一神斧劈开的。”

地球真的是由神创造的吗?地球上的人类也是由神创造的吗?

仰望浩瀚的星空,思想也随之神游于银河系中。

无比广阔的宇宙中还有和我们一样的人吗?那一闪一闪的群星中,是否有生命存在?繁星点点的天空是否也正有一个和我一样的人,也在思索着,其它的生命在哪里?

2

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彗星的发现者艾德蒙·哈雷曾经说过:“太阳系并非自然形成,而是经过人为设计的。”

这是真的吗?

2014年7月15日,印度权威考古学家JR·巴格特在恰蒂斯加乐邦的一个洞穴中发现了一些保存良好的壁画,距今大约有1万年的历史了。

令人惊喜的是这些壁画虽然历经岁月的洗礼,但色彩依然鲜艳。

历史悠久的壁画,在世界上有许多,例如我国敦煌莫高窟的壁画,所以这些壁画的出现不是最稀奇的,年代久远也不是壁画的最奇怪之处。

重点是壁画中所描绘的图画,匪夷所思,震惊了人类。

壁画中大多描绘的是史前人类之间的一些日常生活、狩猎、娱乐或是动物等。

然而有三幅图却牢牢吸引了考古学家的目光。

第一幅是一排人体图,紧密地排列在一起,仿佛是在一起祈祷;第二幅图中只出现了两个人,其中一个人似乎戴着类似于头盔的装置,手里还拿着一个像是探测器又或是武器的奇怪东西,还有一幅画中发现似乎是带着天线的飞船,依稀还能看见起落架的样子。这就有些奇怪了,在远古时期,没有现在发达的科技与文明,那些头盔、探测器、飞船是怎么回事?

是当时当地的人类自己发明创造的吗?还是由谁带来的?

还有古埃及神庙中的“飞机”壁画以及金字塔当中的“超前科技”,这些神奇的事情该如何用我们现代的科技与文明去解释呢?

难道真的是有高等文明设计创造的地球,从而创造了人类?地球最初的文明也是高等物种教会地球上的人类的吗?

难道在远古时期就有高等文明降临地球吗?那他们来地球的目的是什么?

3

地球上的科学家们不断探索研究地球以外的星球,到目前所发现的星球中除地球外,其它星球皆没有生命迹象。

科学家们也曾向太空发射各种信号,以求得到外星物种的回应,但从未收到过任何回信。

关于太阳系,关于地球是自然形成还是被精心设计的?科学家们一直在研究。

这里有一则关于牛顿与哈雷之间的小故事。

牛顿是一位物理学家,他相信的是科学,对一些神祇是不相信,不信仰的,但当他和哈雷彗星的发现者哈雷在一次会面后,他改变了他的想法,晚年开始研究上帝,思考上帝的存在性。

反差这么大,是什么触动了他,让他有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有一次牛顿去哈雷家拜访,在哈雷的家里看到一个非常精妙的模型:七、八个行星(当时在太阳系中发现的行星只有七、八个)固定在一些线条之间,上满发条后,开始错落有致的运转,远一分不可,近一分也不能。

看到这个模型,牛顿真是叹为观止,急忙问哈雷:“这个模型是谁设计创造的,简直是太神奇了。”

哈雷随口说到:“这怎么可能是人创造的?它是自然形成的。”

牛顿很笃定地说:“这怎么可能呢?这么精美的一个模型,怎么可能不是人所创造的呢?如果不是人所创造的,那它是来自于哪里?”

哈雷淡淡地说:“当然是自然形成的。”

牛顿惊讶得无以言表。哈雷接着解释到,这样的一个被认为是精致绝伦的模型,都不能认为是自然形成的,那比它精美无比的太阳系,那么多的巧合组合在一起形成的太阳系,难道就能是自然形成的吗?

听完这些话,牛顿默然了。

牛顿是一个伟大的物理学家、科学家,从此以后,开始致力于研究神学,牛顿认为上帝是宇宙的第一推动力。

有这样观点的科学家并非只有牛顿一人,爱因斯坦也认为宇宙法则是“神”的杰作,还有为人类发明“电”的科学家特斯拉,他曾说过“我能劈开地球,因为我懂得比上帝还多!”

他曾有许多神奇的预言,例如:智能手机、类似飞碟的飞行器,他被认为是由未来穿越而来,又或者他是被高等文明派到地球,为地球文明做贡献来的。

4

地球的出现科学的解释是:地球在宇宙初始并不存在。

一代代的恒星在气体云中诞生,吸附着漂浮在宇宙中的许多元素。

当一代恒星走进灭亡,爆炸后,吸附的元素重新散布在宇宙中,再一次被其它的恒星吸附,这样一代一代地吸附爆炸,再吸附再爆炸。

在又一次的超行星爆炸后,形成了太阳系,地球也随着太阳系的成形而形成。

地球是上一代恒星爆炸后留下的大一点的岩石,围绕太阳旋转的同时,不断的吸附着其他的岩石与尘埃,不断的被其他星球撞击,再吸附再撞击再吸附,经过几千万年后,逐渐演变形成现在的样子。

地球在太阳系中享有得天独厚的待遇,随着太阳系的不断发展,地球也在不断壮大中。地球拥有着生命所必需的氧、氢、氮、碳等元素,在太阳光紫外线和雷暴之下,慢慢地孕育出了生命。

宇宙中被发现适合生存的星球,超过3亿颗,甚至可能会有30亿颗,但为什么只有地球上存在生命?适合生存却并没有孕育生命,那是为什么?

在许多关于地球的科幻电影或科幻小说中,也经常会提到地球甚至太阳系,其实是由比人类更高等级的物种设计出来的。

当真地球是被设计出来的吗?

如果不是,那地球的存在,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巧合?

银河系是一个直径约为10万至18万光年,薄恒星盘面厚度为2千光年的棒旋星系。

太阳系位于银河系的猎户支臂上,所在位置刚刚好,不远不近,正好是在银河系中最适宜生存的地带。

太阳系离银河系的中心银心如果太近,银心附近许多大质量的恒星,最终变成超行星爆炸时,所产生的伽马射线,会让地球上的生命体灭绝;太阳系如果离银心太远,位于银河系边缘,那里大质量的恒星很少,重元素丰度很底,也就是碳、氧和铁等较重的元素含量较少,这样地球上生命的出现就有了难度。

太阳系中有许许多多的星球,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但只有地球繁衍出生命;广袤的宇宙中,像太阳系一样的星系,还有无数个,却没有一个和地球是一模一样的。

太阳很巧合的离地球不远不近。

距离再远一些,太阳的光照达不到,就会像火星一样荒凉,像海王星一样成为冰冻星球;距离再近一些,太阳的光照太炙烈,就会像金星一样成为人间炼狱,或者成为像水星一样的火球。

这个神奇的不远不近,正好的光照不会被太阳紫外线灼伤,适合地球上生命体的需要,最适宜的温度,适合地球上液态水的存在,造就了地球的生机勃勃。

太阳很巧合的不大不小正合适。

再大一些,地球与太阳的距离相对就会缩小,太阳那炙热的温度会让地球受不了。也许还是会有生命,但高温下,有多少生命能够承受,生命能否良好的繁衍生存就有了一定的难度;再小一些,地球与太阳的距离理论上就会变远,太阳的光照不够,寒冷就会如影随形,又有多少生命能够承受极寒的天气?

地球也不大不小正合适。

再大一些,吸引力加大了,重力也加大了,动物的行走就会费力,活动也更加困难,不利于地球生命的生存,还有随时被撞的危险;再小一些,没有足够的引力,无法吸引大气层围绕,没有大气层的保护,太阳紫外线的照射,直击地球,地球上的生命如何生存?

还有木星很巧合地成为地球的保护神。

它的质量是地球的317倍,体积是地球的1316倍,挡在地球前方,它巨大的吸引力,使撞向地球的小行星改变了行驶轨迹,要么毁灭要么臣服,地球才得以休养生息。

月球大小是地球的四分之一,体积是地球的四十九分之一,质量是地球的八十分之一,完全不符合卫星标准的月球很巧合的成为地球的天然卫星。

月球周而复始地围着地球稳定的旋转。作为地球的保护盾,它强大的引力阻挡不规矩的小行星的碰撞;同时月球与地球之间相互的吸引力,使得地球有一个非常稳定的角度,造就了地球分明的四季。

这诸多的巧合,汇在一起,地球成为唯一生命存在的星球。这么多的巧合当真是巧合吗?大自然真的有这么神奇吗?可不可能真是有一个更高等的生物,设计创造的地球?

只是人类现在的科学技术还无法发现他们的存在。

5

古希腊物理学家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翘起整个地球”。

整个银河系里,去哪里找一个支点,可以把地球翘起来呢?

如果找到了这个支点,把地球翘了起来,然后放在哪里?放在其它星系?那还会是现在的地球吗?地球上还会出现生命吗?

这些问题,只能留待科学家们去研究发现了,又或者在科幻片中会找到答案。

虽然对地球的出现,对人类的出现有许多的猜测,但科学当然还是正确的。

虽然宇宙中还存在着许多科学无法解释的现象,也许当人类文明达到更高程度的时候,那些在当时无法解释的东西,也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0 人喜欢

Comments

There is no comment, let's add the first one.

弦圈热门内容

Grothendick经典同调代数文章:Some aspects of homological algebra

这是Grothendick著名的关于同调代数的文章Tôhoku paper的英文翻译版,原文是法语版,标题为Sur quelques points d'algèbre homologique。英文翻译为:Some aspects of homological algebra。该文章概述了很多同调代数的重要概念,其中基本都跟代数几何有联系,并且里面不少概念其实是Grothendick本人提出来的,如abelian categories。可以说这篇文章是同调代数的经典文章,在数学圈内也时常有人推荐看这篇文章,毕竟这可是祖师爷亲自从同调代数的基础概念一步步讲起,这对学同调代数或者代数几何的人都有很大裨益。我收藏这篇文章的时候都2021年了,现在拿出来推荐给大家!之后我还会把法语原版也发出来。

Get connected with us on social networks! Twitter

©2024 Guangzhou Sinephony Technology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