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业、分配不平衡和结构性转变:人还能否“卷”过AI

Published at 2024-12-04 21:21:53Viewed 73 times
Common article
Please reprint with source link

白果/文 人类对AI,尤其是AI冲击社会就业与收入分配的担忧,其实由来已久。20世纪70年代至今,我们至少经历过三波AI发展的大潮。当一轮轮潮水退去,人们发现人工智能似乎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厉害,不禁有了更自信乐观的理由。然而,这一轮AI的发展速度和能力似乎不可同日而语。

ChatGPT(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及各种生成式AI工具的出现,使人类可以用自然语言的方式给计算机发出指令,这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某些专业壁垒。虽然当前AI生成内容在准确度、独创性上还有待提高,但替代人工、降本增效的能力显而易见。那么,此轮AI发展将冲击哪些职业,又是否会如乐观者期待的那样,带来大量新的工作?在尝试回答这两个备受关注的问题之外,笔者也试图分析AI带来的社会结构性转变,以及为了应对这些转变,个体和社会应作出怎样的努力。

我们看到,目前AI工具的发展,可能会导致技术性失业、收入分配结构的恶化尤其是“极化”效应,加剧各种社会问题。而要想让技术进步更好地实现普惠价值,我们需对现有制度进行深入反思,尝试对社会系统进行革新和再设计。归根结底,技术的社会价值实现和进步方向最终由人类决定。

1.失业危机与产生新工作的可能

在此前几轮自动化技术浪潮中,冲击的主要是重复性或是对专业技能要求较低的职业。但AI大模型具备了认知能力、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一些在传统意义上被认为高度专业化的职业,将可能受到极大的冲击。

人力资源咨询公司Challenger的一份报告显示,2023年5月,美国因AI替代所造成的失业人数达3900人。这是此报告第一次将AI作为失业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所有明确因AI产生的裁员,都发生在科技行业。

综合来看,我认为具有以下特点的职业,可能会首当其冲受到影响:

第一类是对结果的精度和标准性要求不高的职业。比如美术设计,虽然AI尚不能生成顶级作品,但已经能做出“够用”的设计。在海报设计、营销推广物料设计等相关应用场景中,AIGC工具已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代替设计师。

第二类是知识和创意行业内相对辅助性和初级的岗位。比如法律案例的整理工作,编程中相对模块化的工作等。这些工作往往由年轻人担任,因此这类替代不但会增加年轻人就业的难度,也会使他们丧失在工作中不断提升专业能力的机会。长期来讲,对社会整体人力资源的培养和积累是极其不利的。

第三类是专业性高、但业务可模型化程度也高的工作。这可能最让大家感到意外。实际上,很多对专业性要求很高的工作,其可模型化程度也是很高的。比如医疗工作者的诊断环节,从前医生通过学习大量病例、阅读书籍和积累临床经验,习得一套思考和判断模型,现在,这个过程AI也可以完成,甚至完成得更快更好。

第四类是个性化需求高但目前这些需求尚未被完全满足的行业。比如教育、陪护等行业。这些行业面临的冲击可能不是一种简单的替代,而是行业洗牌,即行业主体及其组织方式的转变。例如AI可能会推动教育的形式从一对多,向着更加因人施教的方向转变,主导行业的也许将不再会是学校、医院等传统机构。

有很多人会指出,各种替代效应的产生尚有时日,现在不必杞人忧天。的确,有不少因素可能会减缓AI的大规模铺开,包括对应用场景的持续开发、社会的接受认同、相应基础设施的配套改造,以及法律法规的持续建立等。但AI的能力提升与演进,跟之前碳基生命体学习和进步的速度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的。看一下Midjourney从去年发布到现在的能力提升幅度,就可以很直观地感受到这种速度的不同。目前基于大模型的技术路线已经较为成熟明确,技术能力不断提高,加之资本涌入、产业共识形成,所以AI的发展和冲击一定会到来,而且其速度很可能超越大多数人的预期。

有人也坚信,更多新的、更好的工作一定会被创造出来,就像此前人类工业化进程中被反复印证的那样。

我们看新工作能否产生,首先可以看跟新技术直接相关的新工作岗位有多少。

就像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前,我们无法想象现在复杂的APP生态和相关岗位一样,现在我们其实还不能完整地想象与AI相关的工作有哪些。目前可以推测的,AI的持续发展会带来对算法工程师的需求增长,但这种增长是有限的,而AI带来的数字世界的进一步发达和繁荣,会是更多岗位增长的来源。

比方说,随着未来人类生活在虚拟世界的时长和沉浸度增加,可能会诞生许多虚拟世界的产品内容设计职位,就像我们目前在Roblox平台上看到的那样,会有人专门捏脸、设计虚拟人物服装、台本、游戏规则等等。我想随着人类对娱乐和精神生活需求的上升,创意型行业的发展前景仍然是可观的,也将持续吸纳和产生更多的岗位。

其次,我们可以看看新需求产生的潜力。这首先与时代特征有关,比如当人类从农业社会进入到工业社会,那时大量与工业制成品相关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于是对相关新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会被大量释放。

但AI时代,是否还有那样一个巨大的潜在需求空间没有被挖掘出来?当人们生活在一个全球范围内都更统一的虚拟世界和数字空间里,多元化的需求和供给是否还有一个较大的新增量?笔者对此并不乐观。

2.警惕收入分配结构恶化

学者们研究发现,早期自动化过程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中有一个重要特征,那就是中等偏低技能需求岗位的缩减,和高技能需求岗位的增长。根据Tuzemen和Willis的评估,从1983年到2012年间,中等技能需求岗位从59%下降到45%,但高技能需求岗位从26%上涨到37%。总体的变化趋势对社会进步还是比较积极的。

虽然目前大模型应用尚在极早期阶段,但据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博士AliZarifhonavar的研究预测,此轮受AI影响最大的是一些专业人士和技术人员。也就是最容易被替代的工作,恰恰是那些高技能、高回报、普遍被认为是白领和金领的工作。这个人群恰恰是最具消费能力的一群人,他们收入水平的下降,以及对工作安全性的不良预期,不但会损害中高产阶级的收入占比,也将削弱经济总体的需求水平和增长动能,其影响不容小觑。

大家都知道,一个健康的社会收入分配结构应该是“纺锤形”,中间厚、两边薄,但目前AI工具的发展,不但会加重人力劳动和资本回报的不平衡,还可能会因其对智力回报不平衡的强化,进一步加深收入分配的“极化效应”。

因为技术会改变不同生产要素在经济生产中的重要性,例如工业革命就促使资本相较于人力劳动的重要性明显提升,大模型带来的是智力要素的重要性明显提高。比如,一个建筑设计师在过去可能受到自身效率的限制,需要依托更大的团队和平台。但现在如果他的创意、声誉足够好,就完全可以通过个体或者是小团队的方式接到比之前更多的工作。于是,最有创造力的那群人,其智力附加价值会变得更高,占据更多资源,造成所谓的“天才效应”,占据收入分配中越来越高的比例。

但这并不意味着新技术就是“原罪”,而是要求人们对收入分配制度进行调整,避免这种极端不平衡的问题持续加剧。技术进步的影响不应止于生产效率的提升,也要看它能在多大程度上带来跨行业的溢出效应。

关于跨行业的溢出效应,最经典的案例来自福特公司。上个世纪初,福特公司通过改造生产流程提升了汽车制造效率,但他们并未止步于此,而是推出配套措施,大幅降低了汽车价格,同时大幅增加了员工报酬,还把每天工作时间从9小时减少到8小时。尽管加薪后人工成本大幅提升,但劳动力流动率大幅降低,高收入支持工人释放各种消费需求,也可以买得起福特生产的汽车,促进了供给侧和需求侧的良性互动和发展,使之成为跨行业溢出效应一个教科书般的展示。

由此,这种分配与生产相互促进的增长模式也被一些学者称为“福特主义”,它告诉我们,要让技术进步更好地实现普惠价值,也需要对现有的制度性安排做出调整,甚至是重新设计。

因为金字塔顶端那1%的人口,无法产生99%的人口规模的消费力,也不会转化为足够能消化现有人力资源的投资。极端不平衡的分配结构不仅会阻止跨行业溢出效应的发挥,还会加剧各种社会问题。

刘慈欣在短篇小说《赡养人类》中就讲了某虚拟星球上这样一个极端化的故事。在那个世界里,最聪明的一个人占据了星球上所有的资源,而其他人被赶到地球,地球因此遭殃。我们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因此才要提前思考,未雨绸缪。

3.从个体到社会,如何应对结构性转变

不管短期内我们自己的工作是否会被AI取代,当洞察到AI对社会经济带来的结构性转变,我们会发现,在不久的将来,每一个人可能都会受到它的影响。

第一个转变,是产业的整合程度、系统化程度越来越高。随着AI深入工作和组织,其改变的不止是个体工作,而是产业总体的协同和组织模式。在AI的辅助下,越来越多的经济和社会协同会进入到整体自动化的体系,机器与机器之间形成庞大且复杂的协作网络,并逐渐将人排除在外。比如,如果自动驾驶技术全面落地,整个交通系统会成为一个整体,系统指挥中心就像大脑,全面控制各类交通设备的协调和运行。这种趋势落在每个行业,就意味着各行业的整合潜力大大上升。如果你所在的行业目前行业集中度偏低,也许目前技术的进步会带来巨大的创新空间,值得好好思考和把握。

第二个转变,是AI对顶尖人才的赋能,会极大地增强中小企业的行业竞争力,而原来大企业占据的资源优势会进一步丧失。我们会在各行各业中,观察到组织小型化和行业集中化两种趋势同时增强。特别是在一些创意型行业,比如广告、游戏、建筑设计等,这个趋势可能会非常明显。在AIGC领域本身我们就能看到不少创业型小公司的巨大能量。颠覆了整个设计行业的Midjouney,就是一家只有十几人的公司。

第三是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速度、产品迭代速度都会进一步提高,“乌卡时代”(VUCA)会更加“乌卡”。这种影响的范围是广泛的,各行各业都很难置身事外,需要企业家们有清醒的认识。

面对以上这些变化,就个体而言,首先要求我们调整自己的能力重心。以前的白领工作侧重于认知和分析,未来这是不够的,至少泛泛地分析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具有更强的原创性、洞察力、感受力、探索能力和创造力。

然而,个体的努力改变不了AI将要带来的结构性问题。当技术的发展已经与人类的进化融为一体,我们必须对现有制度进行深入反思,尝试对社会系统进行革新和再设计。

首先需要反思的是我们的教育体系。设想一下,如果我们有一个热爱绘画的孩子,面临AIGC强大的绘画功能,他/她该如何自处?他们还会有动力经历那漫长而痛苦的练习过程,最终成为一个也许并不是第一流的画师吗?然而,如果我们的孩子现在不去绘画,不去阅读,不去思考,而是把这些任务都交给AI,他们又如何成长为一个拥有探索力和创造力的人呢?如果我们希望激励他们的创造性,他们走这段路的动力到底来源于哪里?教育体系该如何提供这些动力?

另外,我们需要改变目前单一标准的内卷社会。在人类的生产能力还达不到人类需求的时候,效率成为衡量个体和组织非常重要的标准。但实事求是地讲,在这个维度上,碳基生命终归不会是硅基生物的对手。那么,社会的发展进步又应该如何定义呢?我个人认为,有两个方面需要同时纳入考量。

一方面,我们需要让人类社会的财富进一步增长。但这里的关键点在于怎么定义财富。首先需要强调的是,财富增长的核心其实不是量的积累,而是多样性的提高。为什么我们认为现在人类社会的财富远远超出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不是因为世界上有了更多的黄金,而是因为每一个普通个体可以享用的产品和服务的丰富性是空前的,而这种多样性的积累是人类持续创新的结果。更需要明确的是,财富不仅仅是一个物质层面的概念,未来财富的定义将越来越偏向情感、文化、精神和心灵。

第二个方面的衡量应该就在于人本身的发展。当技术分担了人类的工作,我们如何增强内心的充实感和满足感?我想应该有越来越多的个体,能够有机会在更多元的维度上,开发和追求自己的内生动力,并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归根结底,技术到底是能够为人所用,还是取代人类,不取决于技术本身,而是取决于我们要建设怎样的社会制度。如果我们的制度为人类的贪婪服务,技术就会加强这一点。但我们也可以利用技术更好地保护人类。比如随着生产能力的继续发展,我们可以考虑缩短每周的工作时间,建立更广泛的社会保障体系,降低人的商品化属性,为社会性、创造性的工作提供更多保障等等。

事实上,人类生产能力的每一次跃升,并不会自然地带来群体福利水平的提升,甚至往往会伴随着一段阵痛期。只有借此反思和重新设计我们的制度体系、组织目标、价值导向,每一个个体都开始思考和行动,我们才能驱动社会向更美好的方向进化。

------------------------------------

本文转自失业、分配不平衡和结构性转变:人还能否“卷”过AI

0 人喜欢

Comments

There is no comment, let's add the first one.

弦圈热门内容

初二可以学习抽象代数吗?

知乎提问:孩子初二,数学成绩经常满分(120)。有时候117 118,孩子说想学点高端的,我想让孩子学抽象代数可行吗我的回答(已删):没必要学,这么着急学这些内容干什么呢,孩子又不一定真的感兴趣,搞不好让他讨厌起了数学更糟糕。数学是以兴趣为主的,什么提前学之类的都是渣渣,提前学又不代表你以后数学成就会很高。初二既然数学成绩还行,那就意味着孩子有更多的空余时间可以做他感兴趣的事情,家长不应该强行给孩子灌输一些不应该在他这个年龄学习的东西。除非你孩子真的很热爱数学,那么你拦都拦不住他自学,还需要你去灌输给他吗?原文发布于 2021-05-28 09:25

学数学的目的是什么?能给我带来什么?

知乎提问:学数学的目的是什么?能给我带来什么?我的回答:这个问题有点难以用语言来回答。数学带给了我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从童年开始到如今,我整个人看待世界的方式,我的三观,我的方方面面早就被数学所改变,并且与数学难以隔离。如果硬要展开来说,我能想到以下几点:首先就是审美,这种审美是指一种抽象意义上的审美,不是简单的说眼睛看到什么觉得很美。这种审美是你个人数学风格、数学品味、数学思想里最根本的东西,几乎会影响你关于数学的一切。你写下的定义、命题、定理“美不美”,你觉得某个理论“美不美”,这些都跟你的审美有关。其次数学给了我夹杂着理性的感性,我经常一边看数学,一边听音乐,这样能让我沉浸在一个独特的精神世界。呆在这个世界里,思绪会变得清晰,情感也会变得起伏,这个时候往往灵感迸发,很多原来想不懂的东西突然就想懂了。用心理学的说法解释,就是数学带给我体验超心流状态(不是心流)。最后数学还带给我理性思维、更加缜密的逻辑等等,这些其他回答也反复提过,就不说了。

怎样才能培养数学兴趣?

知乎提问:怎样才能培养数学兴趣?我的回答:想要培养数学兴趣很简单,首先你肯定要对数学有好感,如果连这点基础都没有估计也很难对数学感兴趣。然后你只需要不断的了解数学、接触数学,形成一个了解数学=>进一步深入了解数学这样的一个循环,自然而然就会对数学感兴趣。具体的讲,你可以做的包括以下几条,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调整:多读数学相关的介绍文章,或者数学方面的一些资讯报道,从浅层了解数学。多读数学家相关的传记,数学家留下的话、数学家分享的经验等等,这里的数学家不仅仅包括过去杰出的数学家,还需要包括如今在世的数学家。多读不同数学领域相关的教材,多方涉猎,加深对数学各个领域的初步理解。这个做法是最能培养数学兴趣和数学品味的。上面两种方式只是辅助第三种方法,毕竟想要了解数学,培养对数学的喜爱,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无疑是直接关注数学本身,直接学起来、思考起来。以上三条主要针对初学者,当你不那么初学之后,就不要目光放得太高了。我曾经有段时间就是因为看得太多名人名家的内容,反而开始看不起那些没那么杰出的人,这完全就是愚蠢的想法!多关注身边同样喜欢数学的人或同行,多交流了解对方的想法和经验,这样对 ...

大一上挂科后果严重吗?

知乎提问:大一上挂科后果严重吗?我的回答:还真问题不大,我大一的时候身边就有不少同学挂科了,结果无非是补考,或者严重点的重修,最后都能过。我大一大二的时候也是对挂科害怕不已,每次考前复习都十分紧张。直到后来快毕业的时候,我得知自己居然缺了通识课学分不能发毕业证,而我身边那些挂过科的同学全都学分修够了。那时候我才明白没啥好怕的。。。当然最后那个学分还是补上了,虚惊一场。后面我打算在 数学故事天地 写一篇因为沉迷数学导致挂科而大学无法毕业的小说,虽然我文笔不行,但是我有足够的想象力,只要我把逻辑、故事线、设定全写出来,一样会是丰富的故事内容,只不过细节描写没那么动人、生动。希尔伯特也曾经说过,数学家拥有足够丰富的想象力,完全可以当一个作家。原话我现在在网上已经找不着了,只找到了下面这句话"You know, for a mathematician, he did not have enough imagination. But he has become a poet and now he is fine."  ——David Hilbert“他曾没有足够的想象力来当数学家。不过 ...

洛必达法则为何成为禁术?

知乎提问:如题,高考用会扣分,大学微积分考试还明令禁止使用洛必达法则(我个人还是好喜欢洛必达法则)疑惑产生于大一半期考试之前,刚刚学极限没多久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极限”这个概念,学校用心良苦,在半期考试中ban了洛必达,仅此而已。我的回答:因为洛必达法则并不是洛必达发现的,而是洛必达买下来的😇。说到洛必达法则,我的回忆就倒回到初三和高中时期,当时做高等数学的极限题我都喜欢直接洛必达法则,我不太想考虑除了洛必达还有什么别的计算方法,没必要。因为洛必达法则明显更加友好,反而更加容易让学生熟练掌握极限,我初三乃至高中的时候,学高等数学能学懂,其中就少不了洛必达法则的功劳。其实多用几次洛必达法则感觉上来了,再去理解极限的本质,也不是不可以。只能说国内的这种教育模式非常的按部就班,就必须你按照学校指定的路径来学习,真的就流水线工厂一样,教育被整成这样,教育出来的人自然也很难有创新思维。这只是普通的通过性考试,完全没必要考虑所谓的公平性问题。就好比,初三的时候自学了高中的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或者,高三的时候自学了洛必达法则、级数等微积分的东西,可以很轻松的解决某些题目。这种还勉强能狡辩一 ...

今天晚上弦圈服务器发生崩溃情况,已一切正常莫慌,目前判断是腾讯云的问题

之前我对弦圈进行了优化最近有人反馈网站卡、打不开,我自己也试过这种情况,已再次对弦圈进行优化,接着弦圈基本上就没有再出现过问题,网站浏览也很流畅。不过今天晚上前端服务器突然崩了,我发现后马上对服务器进行了重启,重启过程持续了5-10分钟左右吧,真慢。然后又发现了一点问题,就暂时用后端服务器顶替了,之后前端弄好了又重新用回原来的服务器。在这个过程中因为重启了(edge one)CDN,导致https访问会弹出证书不安全的情况,现在也全部正常了。根据我跟其他人的交流得知,他在东京的服务器前几天也突然崩了,崩的原因也是摸不着头脑的IO读写,然后我咨询客服他也没看到异常。我就一个前端服务器,2核4G就放前端代码,怎么可能会是业务问题。然后网站被黑客疯狂扫描,一直都有但也不至于弄崩服务器,目前判断可能是腾讯云自己的问题。

GTM023 W.H.Greub线性代数经典教材:Linear Algebra

这本教材是我高中时期入门线性代数的主要教材,我的很多基础知识都来源于这本书,如今看回这本书可以说满满的回忆。这本书可以说,是我读过的内容最为全面且完备的线性代数教材了。而且它的语言风格非常的代数化,没有什么直观可言,以抽象为主,表述简练、知识密度高。总之,真的太对我的胃口了,我当时是挺喜欢看这本书。这本教材跟其他线性代数教材一样,先从最基本的向量空间开始讲起,但不同的是,它这里还应用了群论的知识。紧接着这本书以代数抽象的形式讲矩阵和行列式,尤其是行列式,书中的描述直达其代数本质,这是我当时印象挺深刻的。接着书本还继续往外拓展,讲到与向量空间相关的一些概念,如泛函分析中的内积空间,同调代数中的代数和同调。总之,这本书对初学者有一点小门槛,适合喜欢挑战难度、喜欢看高水平读物的初学者看。

Get connected with us on social networks! Twitter

©2024 Guangzhou Sinephony Technology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